您的位置:盐亭县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增动力添活力
发布时间: 2017-02-21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过去一年里,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工作部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在市委确定的51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中,年内完成类26项,启动推开类3项,持续推进类10项,试点探索类12项,除个别事项因国家、省上有明确要求外,均按时间节点完成或有序推进,取得积极成效,为全市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改革事例】

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15日一大早,长虹置业项目发展部职员邓丽君便来到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申请办理机场净空环境保护区内修建建筑物的行政许可。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一窗制”服务模式,群众、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在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并联审批窗口和综合窗口,记者看到,这里分类设置了一窗制企业设立登记受理岗位、一窗制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受理岗、一窗制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受理岗等。

市政务服务中心于2001年正式运行,市级4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入驻设立窗口,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但在实际运行中,一批问题也暴露出来。如何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少耗时、少花钱,放权上求得实效?我市在江油试点推广行政审批模式的基础上,于2015年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一窗制”服务模式。经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梳理,从原有217项行政许可中,确定了81项列入“一窗制”模式办理范围。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指导科科长徐昌耀告诉记者,在行政审批“一窗制”服务模式过程中,通过开展跟踪评估,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和网上查询系统,实现了行政机关、项目业主、社会公众全过程查询监督,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提速75.4%,群众和企业对政务服务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短短一个小时,邓丽君便办理好了所需业务。负责该事项办理的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并联窗口负责人张雯怡告诉记者,办事群众在并联窗口进行申报以后,并联窗口随即将申报资料分送各个部门窗口,进行内部流转。审批结束后,各部门将审批结论返回并联窗口,由该窗口统一发放证照,实现一窗进出。

“以前我们企业办点事,需要跑很多部门。”邓丽君说,“现在实行‘一窗制’了,我们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结所有事项,节约了好多时间,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改革亮点】

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去年,我市在释放简政放权强烈信号的同时,将推进各类市场主体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头炮”,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五证合一”“一码一照”“先照后证”等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万家、增长8.58%,总量达到25.8万家。

——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向社会公开发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重大项目计划,推出70个、总投资676.87亿元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

——有序推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库网平台线上银企对接金额达93.3亿元,发放“科创税e贷”系列产品贷款22.8亿元,贷款利率7.5%以下。

除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改革,国企、财税、土地、金融等一系列以往想改不能改、想动未动的关键领域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取得重大突破。

——制定实施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方案,“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

——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制定出台《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办法》,创新并联审批运行机制,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试运行,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营改增”试点全面扩围,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化解不良贷款4.52亿元,解决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政府债务问题。

回顾一年来我市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主任兰劲说:“一年来,我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于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尽可能地释放各种发展要素的活力。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